首页

恋丝脚吧

时间:2025-05-29 06:26:30 作者:英国政府新举措试图减少对国外劳工依赖 浏览量:83552

大运河(杭州段)。拱墅区委宣传部 供图

  中新网杭州2月27日电(王逸飞)上周末的元宵节,在杭州运河广场举办的运河元宵灯会吸引数万民众汇聚。于许多杭州人而言,在京杭大运河畔感受佳节味道是一种传统;对流淌的大运河进一步改变生活,也一直抱有期待。

  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这一特殊年份里,大运河南端将以怎样的新变化、新看点回应民众期待?目前,浙江省、杭州市及该市区(县、市)两会均已结束,各级各地的开年新部署,也“预告”着大运河(杭州段)新一年的新气象。纵观一份份“作战图”,三大看点值得关注。

  看点之一,是大运河的文化辨识度将更高。

  去年,杭州亚运会的举办,让大运河(杭州段)成为各国(地区)友人了解中国运河文化的一扇窗。此外,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大运河国际文化论坛的举行,以及成立浙江首个大运河文化带管理办公室等地方实践探索,进一步助力了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

  为持续擦亮运河文化“金名片”,杭州正努力推动大运河文化辨识度的进一步提升。在今年浙江官方提出持续推动大运河诗路等四条诗路文化带建设的背景下,该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文化地标建设,高水平开发“诗路文化·三江两岸”世界级文化旅游带和城市漫步体验线路等。

  具体到区(县、市)级层面,一系列动作部署更让人对大运河更具“文化味”充满期待。

  例如杭州拱墅区提出,今年,在办好大运河国际文化论坛、大运河诗歌节等主题活动,打响CityWalk城市漫步品牌的基础上,其将做强如梦上塘、杭州X秀等演艺IP,举办演艺演出2万场次以上;启动古运路“大运美街”、胜利河美食街改造提升,开通环大运河周末双层公交巴士;推动桥西直街、小河直街、大兜路、祥符桥老街等运河街区一体化;开放大运河杭钢公园,构筑世界级工业文化新地标等。

运河边的塘栖古镇。临平区委宣传部 供图

  看点之二,是运河沿线的产业活力将更足。

  今年春节假期刚结束,短剧《爱在且听风吟时》就在杭州临平区的超山风景名胜区开机拍摄。去年四季度,竞逐微短剧风口的临平打造了“临影厂”拍摄基地,其启用三个月已承接60余家剧组进场拍摄。基地负责人任博翔介绍,“春节复工后,来到‘临影厂’拍摄的剧组没有断过。”

  大运河的生机活力在于文化,亦在于产业。除微短剧所代表的文旅产业外,杭州运河沿线产业发展也呈现着越来越多“数智味”。如临平区打造了算力小镇,重点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生物计算等高端业态,已招引核心项目54个,集聚孵化载体7个,累计集聚企业1400余家。

  今年,杭州运河沿线的产业故事依旧看点十足:大运河(杭州段)北部的临平提出将积极培育未来医疗、算力、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中部的拱墅明确将做强运河财富小镇等金融平台,加速集聚各类专业金融服务机构、建强运河(国际)跨境电子商务园等;南部的上城区今年将启动总部经济“双百工程”,重点引育全国总部、区域总部、功能型总部、上市公司与拟上市公司总部。

  看点之三,是沿线民众生活幸福感有望更强。

  今年,杭州提出将突出共同富裕,全力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从该市各地的工作部署看,不少与百姓衣食住行娱密切相关的改变,都将出现运河边。

  在消费培育上,拱墅将在其大运河商圈着力培育运河夜游、工业旅游、美食烟火、市井宋韵沉浸式、互动式业态。在精神富裕中,该区还将打造运河南博物馆群落,加快形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在城乡共富中,临平今年将完成大运河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深化大运河文化带和美共富廊道建设,振兴美丽乡村。在文旅融合中,余杭区今年将努力引进全国大运河龙舟邀请赛等活动。

  此外,杭州大城北地区是大运河文化带(杭州段)的核心区域。近期召开的杭州市规划委员会主任会议上,该市官方明确,要在大城北地区科学布局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注重打造符合青年特点、满足青年需求的品质空间,努力成为青年发展型城市的重要实践地。(完)

【编辑:钱姣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法国外交部外贸部长级代表李斯特举行会谈

北风、降温和小雨的“夹击”之下,寒意将会十分明显,近期添衣保暖是关键,棉袄、羽绒服可以预备起来了。预计南郊观象台从11月2日到10日的最高气温在10℃至21℃,最低气温0℃至9℃。据了解,北京常年的入冬日是10月31日,今年由于天气显著偏暖,预计入冬的脚步将推迟到11月6日左右。

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意见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7月1日起施行 五方面亮点值得关注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增量超6万亿元,对全球经济贡献有望超过30%。多年来,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而新质生产力又是支撑和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溯源流

今年3月底刚与台湾师姐魏海敏合作出演“梅派经典折子戏专场”,此番谈及同门情谊,谭茗心直言,拜师至今,收获了这位大师姐的许多鼓励,“最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没问题的’”。

“疆煤外运”扩大能源供应“朋友圈”

据了解,广州实施广东省首家优势传统产业(家电)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标准化示范点,将示范成果经验推广至省内家电产业集群,助力家电产业提质增效;佛山聚焦机械装备、家具等重点优势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先进标准,推动产业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汕头持续推动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有序开展老旧低效工业锅炉更新改造。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